今天是:
今年夏天运动成为成都热度最高的词语之一
浏览次数:  作者: 最新更新  信息来源: 未知  发布时间:2023-08-07 02:43
  今年夏天,「運動」成為成都熱度最高的詞語之一。大運會賽事精彩紛呈,掀起了當地全民健身熱潮。廣闊市民在熱心觀賽的一起,也積極強身健體、享受運動高興。
  
  一場體育盛會,能給舉行城市帶來什麼?成都在發動大運會籌辦工作之初就有明晰的思路,「大運惠民、同享辦賽」理念貫穿始終。用好用活大運場館,優化體育公共服務、營造城市體育氛圍……搭乘大運春風,群眾的取得感和幸福感實實在在。
  
  補短板,體育公共服務更充足「走,到公園耍起撒!」成都健身愛好者常常這樣呼朋引伴。隨著大運會的籌辦舉行,市民參加體育鍛煉的場所更多了。在風景秀麗的東安湖體育公園跑步,到鳳凰山體育公園全民健身中心室內籃球場切磋球技,去城北體育館打乒乓球……49個新建、改擴建的大運場館,不只接受各項大運賽事,更成為群眾健身的好去處。
  
  成都市體育局副局長陳誌表明:「近年來,成都新建、改造達到省級以上標準的體育公園22個,打造社區運動角示範項目200余處、天府綠道健身新空間400余個,公共體育場館免費或低收費服務市民健身年均超460萬人次。」
  
  怎麽用好用活大運場館?成都市體育局製定了《成都大運會場館敞開惠民舉動實施方案》,發布《大運場館「一場(館)一策」惠民敞開清單》,有序推動大運場館應開盡開、充分使用。據統計,自成都大運會籌辦以來,大運場館累計敞開近8萬小時,服務超越510萬人次,舉行各類賽事730項、近2000場次。
  
  「大運惠民」落到實處,當地群眾感觸最深。四川天府新區華陽街道安公社區負責人張彪表明,成都大運會準備這幾年,社區乒乓球隊、太極拳隊、夜跑團、騎遊隊等組織開展了近千場活動,運動健身、健康日子現已成為新風尚。「登山看日出、在城市綠道騎行跑步也很受歡迎。」張彪說。
  
  夯根底,體教融合開展更厚實踢足球、打籃球、打乒乓球……正值暑假,成都市雙眼井小學的籃球場內卻非常熱烈。上午9點,校園女子籃球隊的小隊員在教練帶領下進行練習。運球、傳球、投籃,隨著一個三步上籃,隊員孫悅漂亮地完成了整套動作。
  
  據了解,孫悅平常就在校園參加籃球社團,暑假也不願停歇。「我們使用暑假時間,組織一些技術提高練習,讓孩子們假日裏也有體育的陪伴。」成都市雙眼井小學體育教師劉崟灝說。
  
  以體育智,以體育心。自籌辦大運會以來,成都市把開展校園體育作為深化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,在全市各校園開齊開足體育與健康課的根底上,逐步推動責任教育階段每天一節體育課,支持校園將體育歸入課後服務及周末托管、假日托管,讓學生在五光十色的體育活動中,收獲健康和高興。
  
  成都市內高校分布較為密布,本屆大運會練習比賽場館近一半修建在高校內。成都市教育局體衛藝處相關負責人表明:「成都將不斷夯實青少年體育根基,創新體教融合途徑,激活校園教育和體育開展新動能,實現教育教育、競技體育雙豐收。」
  
  拓資源,賽會經濟效果更明顯成都大運會開幕以來,籃球比賽受關註度很高。我國大學生男籃初次亮相時,四川省體育館門前人頭攢動。球迷們高喊著自己喜歡的球員的姓名,直到目送球隊大巴離開後才慢慢散去。
  
  2023年中超聯賽開賽以來,成都球市的火爆更是令人津津樂道。前不久,在「沖超」成功的成都蓉城隊主場,鳳凰山體育公園足球場上座率場均約4萬人。據了解,從2022年正式投入使用至今,鳳凰山體育公園現已舉行約600場活動,其中包含200多場工作賽事,累計招待66.2萬人次。
  
  大運會是成都「建設國際賽事名城」的第一棒。近年來,成都先後取得了2024年湯尤杯羽毛球賽、2025年國際運動會舉行權,吸引了亞洲體育舞蹈聯合會、國際冰壺巡回賽亞太總部落戶。陳誌介紹:「到2025年,成都計劃建成賽事體系完備的國際賽事名城,每年舉行國際級和國家級賽事50項以上。」
  
  以辦賽為引領,群眾體育參加度不斷提高,賽會經濟效果也日趨擴展。2022年,成都體育產業總規模突破1000億元。如今,舉行大運會為成都帶來新的機會。在未來,充分使用大運會遺產,加速推動國際賽事名城建設,將為這座城市帶來更多生機與無限或許。
  
  「將重大體育活動同出資促進、品牌展演、文旅娛商消費、文化交流等一體謀劃,將賽事流量轉化為出資和消費增量,最大極限發揮體育賽事給城市帶來的綜合效益。」陳誌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