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是:
学校协助体育特长生签订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合作协议
浏览次数:  作者: 最新更新  信息来源: 未知  发布时间:2023-06-01 06:54
  學思維 強黨性 重實踐 建新功丨重慶九龍坡區謝家灣校園體教交融系列報道之三 人人都能參與 校園特征體育就該如此持續「加油、加油!」「好球、好球!」
  
  下午15點,在重慶九龍坡區謝家灣校園的籃球館裏,一場由4、5年級學生參與的籃球賽正在激烈進行。場邊盡管只要不到30人的「觀眾」,但「氣氛組」的熱心和加油聲卻絲毫不減。這樣一場校際籃球聯賽,在小將們眼裏,儼然也是歸於他們自己的「校BA」。
  
  謝家灣校園對校園體育教育探究與實踐一向走在前列,他們的體育課程課時足夠,內容系統,獨樹一幟。在體育課之外,體育社團和校園聯賽則是他們延續特征體育項目的法寶。據了解,現在謝家灣校園已開設70余個體育類社團活動。每學年,孩子們以走班形式自主挑選一項體育社團,在每天課後服務時間開展,以培育學生運動興趣。
  
  這些體育社團中,有網球、羽毛球,也有機器人、航模、國際象棋等智力運動社團,還有拉丁舞、啦啦操等藝術體育社團。社團活動月月有考評、期期有展現、人人有點評,保證教學質量,激起學生運動熱心。「孩子們從小學一年級開端就能夠參與體育社團,能夠填榜首誌願和第二誌願,由於每個社團一般不超越30人,所以常常爆滿。」校園體育學科組主任丁偉健介紹說,由於體育社團的數量和參與人數太多,每周體育社團活動都需要錯時錯峰進行。
  
  為了體育社團的持續發展,校園依據孩子們體育運動需求,外聘擊劍、網球、國際象棋等專業教練為孩子們授課。體育老師則依據自身興趣,挑選課程擔任助教與孩子們一起學習,也把握了更多運動項目的基本技能和教學方法。與此同時,校園還不斷加強與校外組織在人員、場地、器件、練習等方面的協作,引入優勢聯盟、奧譽擊劍等專業組織,和萬象城冰場協作,不斷豐富體育資源和渠道,不斷探究貫穿師資、課程、升學通道的體教交融形式。
  
  在組成體育社團的同時,校園還研發了50余個體育專題活動。依據孩子們的實際生活,開發實踐性、探究性、歸納性體育活動,促進歸納發展。五年級的落戶沅,既參與了籃球社團,也參與了自編操的體育專題活動。落戶沅表明,她會通過自編操專題活動中練習的啦啦操,為喜愛的球隊助威,「啦啦操給了我更多展現自己的時機!」
  
  與體育社團匹配的,是校園的各項體育聯賽。「校園定時舉辦體育節和聯賽,孩子們像過節相同開心。」每年的體育節持續兩個月,共計50余場競賽,丁偉健表明,現在校園的聯賽已逐漸形成規劃,1、2年級是短繩聯賽,3-6年級是棒球、籃球和足球聯賽。同時,為了給女生更多參與競賽的時機,校園專門擬定了一些「新規」:籃球和排球競賽女生不少於2名,棒球競賽女生不少於3名。6年級的足球競賽中,就出現了表現非常超卓的女守門員。
  
  每天下午放學後,田徑、棒球、乒乓球等20余個專業隊還會進行1個半小時的常態化練習。近年來,校園與優勢聯盟棒球學院等專業組織協作,為孩子們供給更多參與競賽的時機。很多孩子在競賽過程中發現自身興趣和優勢,走上專業運動員的道路。2018年,曾與素有「棒球夢工廠」之稱的MLB美國棒球聯盟中國發展中心簽約的郭冠辰,正是從謝家灣校園的棒球課程中打下根底,進入高水平學生運動員層面而繼續深造的。如今謝家灣校園又湧現出被CBA球隊福建潯興看中的籃球小將李冠男等頗具潛力的體育小將。
  
  此外,在國家、市區體教交融政策支持下,校園協助體育特長生簽訂體育後備人才培育協作協議,貫穿體育特長生的升學渠道和發展通道,讓體育專業人才培育從娃娃抓起。